|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岫岩历史

岫岩历史

关键词: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建制沿革编辑
“岫”指有穴的山,岫岩县位于黄海之滨,因受海潮冲击岩石形成许多洞穴,因此而得名。一说,据金代转运文王寂所撰的《鸭江行部志》载:“发龙岩山前,数十里北望,大山连绵不绝,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里人谓之磨石山故也,予恶其名不佳,欲改之日竟秀岩”。到了明代时将“秀岩”改为“岫岩”。
  
  自战国时期燕国开拓辽河流域至魏、晋,今岫岩境内均属辽东郡管辖。唐属安东都护府。辽代在境内曾设穆州会农县。辽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金时,在岫岩设大宁镇,属盖州。金明昌四年(1193年)升大宁镇为秀岩县,设防守尉镇守。元太宗六年(1234年)废县后,属盖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设岫岩堡抚民通判,属盖州卫。
  
  明崇祯六年(1633年)始建岫岩城,并设立守城官。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岫岩厅。光绪二年(1876年)改岫若厅为岫岩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岫岩州为岫岩县。1947年6月,岫岩县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属辽宁省辖。1958年为丹东市辖县。1985年改为岫岩满族自治县。1992年1月划归鞍山市至今。【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国函[1985]9号)批准撤销岫岩县,设立岫岩满族自治县(时属丹东市管辖)。1992年1月23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9号)批准:将原由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管辖(1991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
  
  1996年,岫岩满族自治县面积4507平方千米,人口50万人。辖12个岫岩镇三家子镇石庙子镇黄花甸镇大营子镇苏子沟镇偏岭镇哈达碑镇新甸镇、兴隆镇、杨家堡镇洋河镇牧牛乡韭菜沟乡。12个汤沟乡、大房身乡朝阳乡红旗营子乡石灰窑乡、前营乡、龙潭乡、雅河乡岭沟乡哨子河乡。县政府岫岩镇
  
  1999年,辽宁省政府(辽政[1999]30号)批准:撤销龙潭乡、前营子乡、石灰窑乡、汤沟乡,设立龙潭镇前营子镇石灰窑镇汤沟镇。调整后,岫岩满族自治县辖16个镇、8个乡。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岫岩满族自治县总人口491918人,其中:岫岩镇82827人,三家子镇16811人,石庙子镇17089人,汤沟镇15302人,黄花甸镇23141人,大营子镇22817人,苏子沟镇13691人,偏岭镇26108人,哈达碑镇27753人,石灰窑镇21519人,前营子镇20822人,龙潭镇16187人,新甸镇20118人,兴隆镇31320人,13308人,洋河镇17625人,牧牛乡15358人,韭菜沟乡11329人,大房身乡13036人,朝阳乡14870人,红旗营子乡14588人,雅河乡17108人,岭沟乡9460人,哨子河乡9731人。
  
  2002年3月4日,辽宁省政府(辽政[2002]61号)批准:撤销兴隆镇、雅河乡、岫岩镇,合并设立岫岩镇。调整后,岫岩满族自治县辖15个镇、7个乡:岫岩镇、三家子镇、石庙子镇、黄花甸镇、大营子镇、苏子沟镇、偏岭镇、哈达碑镇、新甸镇、洋河镇、杨家堡镇、汤沟镇、石灰窑镇、前营子镇、龙潭镇、牧牛乡、韭菜沟乡、大房身乡、朝阳乡、红旗营子乡、岭沟乡、哨子河乡。共有48个社区、254个村委会。县政府驻岫岩镇。
  
  2011年,撤销牧牛乡、韭菜沟乡、大房身乡、朝阳乡,设立牧牛镇、药山镇、大房身镇、朝阳镇。2012年8月8日,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岫岩满族自治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前营镇的仙人咀、胡家堡、西老爷庙3个行政村划入岫岩镇,并撤销岫岩镇,设立阜昌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18个镇、3个乡:阜昌街道、三家子镇、石庙子镇、黄花甸镇、大营子镇、苏子沟镇、偏岭镇、哈达碑镇、新甸镇、洋河镇、杨家堡镇、汤沟镇、石灰窑镇、前营子镇、龙潭镇、牧牛镇、药山镇、大房身镇、朝阳镇、红旗营子乡、岭沟乡、哨子河乡。县政府驻阜昌街道。
人文历史编辑

农民起义

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日愈加深对劳动人民的压榨,岫岩境内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进行抗清斗争。清同治二年(1863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徐五(徐中理)、刘锦凯、刘访等聚集千余人,以大孤山为根据地,武装抗清,打死勒捐增税、欺压民众的官吏多人。岫岩城守尉奕榕率兵进行围剿。农民起义军转移到附近海岛,继续抗争,粉碎清军围剿,坚持抗清斗争达三年之久,直至同治六年,清盛京(后称奉天)将军都兴阿增派安定、色楞额、沙克都林(伦)扎布三个都统率领众兵分路围剿,起义军寡不敌众,被驱散到各地。[5]
同治五年7月,以王作福、翟永亮为首的一支三四百人的农民起义军夺取大孤山之后,又转战在西山坡、龙王庙、大东沟一带抗击清军。并有以于正潞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龙王庙进行呼应,共同抗清,使得许多清军头目被革职。后来,清军靠人海战术,才将起义军驱散。同治八年8月和同治十年10月,先后有丛俊茂、赵日先率领的起义军刀伤岫岩厅通判英斌和李汶生。义军在岫岩境内抗清,使得官吏和清军终日不得安宁。

抗税斗争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增税加捐,对人民进行残酷掠夺,激起人民群众进行抗税斗争。1916年军阀政府向农民征收牛马捐,岫岩北部汤池一带的农民闻讯后,集聚800多人,在杨受天的率领下,自带干粮,手持棍棒、荷锄,浩浩荡荡向峭岩县城进发,队伍走到唐家堡子附近便与县府派来谈判的官员相遇。暴动的队伍便在河滩上摆开阵势,由杨受天与县府官员就地谈判。县府官员慑于农民的浩大声势,被迫答应了农民提出的取消牛马捐的要求,农民队伍欢喜而散。
1918年奉天省下令换发柞蚕场执照,岫岩县公署规定,每把蚕场交茧税8元,另纳手续费,限期交款,凭据换照,引起蚕民的不满和反抗。10月下旬,梨酒沟、鹿圈子一带3000多蚕民,集聚在石佛崖,将县公署派来督办的官员沈涌濂和西区区官郭固城等围困于住处,愤怒抗议换发茧照,官府出动警察驱赶也无济于事,督办官被迫答应缓办。[4]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历史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